Tuesday, August 6, 2019
法华补缺真言的罗马字转译问题
梵文阅读之难处,是从音节组成文字。音节排错,就会读错和出现误差。情况一如现代人读中国古文。
梵文没有分字,从一排单字组成文字必须小心。这是古人教学生注意的情况,也是现代研究古文出现争论的盲区。
现代人对梵文的解读能力不如古人,何况咒语中有很多可能是恒古的梵文,单音的种子字,就连古代文字学者也需要研究。现代人根本不可能明白和理解。又,一些句子和单字,与其他句子和单字同意,梵文基础有限的现代人,怎可能理解和翻译。
即如法华补缺真言(又名地藏菩萨补缺真言)里的“泼抹拏”,果滨居士翻译为 varna, 蔡文端的翻译是vag-bhana。孰是孰非,无从选择。
泼抹拏,三个音,拏字的读音,根据网友的解释如下:
拏:读作(ná拿),“泼抹拏”中“拏”有的书中写做“挐”,其实“拏”和“挐”两字都是汉字“拿”的异体字,发音都为(ná拿),有的经书中甚至直接写成了“拿”字。
拏字,可审定是“na”,但泼字读音pō,抹字读音mǒ,无论如何都不会是varna和vag-bhana。梵文咒语翻译vag字,可能有两个音或字。
玄奘大师说咒语不能翻译,将梵文咒语转写为罗马字,工作非常艰巨和令人佩服,无师自通更为难得。所以,数百年来,西方人甚至西藏人,由于中文基础不好,只能惊叹中国佛教浩瀚,并无完整的佛咒罗马字资料库。
话说回头,依靠词典摸索,是否能够从现代梵文词典找字去配搭咒句呢?
所以,一如法华补缺真言,有许多咒语都没有肯定的罗马字翻译。
我觉得,即已知道梵文的读音特点,按梵音念“泼抹拏”为pō-mǒ-na,或者pa-ma-na,也是一个选择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